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来到天瑞礼品公司,为您定制商务/庆典/会议/福利/银行礼品等
天瑞礼品
专注营销型礼品定制17年高效链接目标客户,助力企业营销!

24小时服务热线:400-0717-077
180-6146-2647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正在令年轻人变得更不自由 | 你的消费习惯属于哪个阶级?

消费正在令年轻人变得更不自由 | 你的消费习惯属于哪个阶级?

返回列表 来源:天瑞 浏览:- 发布日期:2017-07-01 10:08:01【

南京会议礼品经常能感觉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与消费绑定。种草号再多也觉得不够用,焦虑的时候就想打开APP买买买;不管买不买得起,各大品牌的名字和正确发音至少要背熟;和一个人初次见面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根据对方的穿戴来判断Ta的生活方式。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消费?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消费就是我们所属阶级的外化具象。抽象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是通过具体的消费符号来外显和表达的,我们通过消费符号识别生活方式,从而识别个体所属的阶层。


在现代社会,是消费方式定义着一个人所属的阶级,成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阶层和消费的密切关系,以及我们每个人是如何被消费主义影响和改变的。


先来看三张图——据说,它们用不同的符号描述了上流、中产、下层如何度过他们的一天。你的生活更接近其中哪张图?这些符号你认得出多少?你能猜出来,它们分别代表哪个阶级么?你的消费符号向他人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阶层信息呢?


* 答案:图1为上层阶级,图2为中产阶级,图3为工薪阶级。图片与答案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消费:能彰显阶级,也能改变阶级


在如今的一二线都市,物质已经极大丰富。消费已经脱离了它的基本功能——即对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越来越具有“标识”一个人的功能。如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所说,我们消费的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欲望;消费的目的不是获取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我们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品味,通过所消费的符号来标记自己所归属的阶级。

 

1. 消费习惯体现着社会群体的划分


我们用来标记阶级的消费符号,被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区分为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当我们提起“资本”这个词时,往往会认为它指的只是金钱层面的资本,但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小资产阶级之所以成为小资产阶级的基础之一(Bourdieu, 2011)。

 

① 消费经济资本(金钱、财物)对阶级的标记是很好理解的。我们所选择的衣服和包包的品牌、房子的地段和价格,都在彰显一个人的阶级地位。

 

② 对文化资本的消费,则是更隐性的一种彰显阶级的方式。我们购买书画、参加展览讲座,或者接受高等教育,学习某种生活方式,追捧某种思想和潮流、信仰某种价值观,这都属于文化资本的消费。与金钱带来的赤裸裸的刺激和快感不同,对于文化资本的消费追求的是微妙、抽象的愉悦感。但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种消费,也承担着使一个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功能。


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这2个维度可以划分出4种社会群体。这周末正好看了《欢乐颂》,借剧中的5个女孩举例(Bourdieu, 2011):

 

1. 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都高:代表是安迪,她在美国长大,从顶尖名校硕士毕业,经济条件优越,全身都是名牌;她也喜欢消费文化资本,比如爱读经典,在聊天时享受逻辑和智力的交流。


2. 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低:代表是曲筱绡,她的父母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济资本,但是教育程度不高,由于缺乏文化资本,仍然会被称为“暴发户”。她喜欢流行文化,在休闲时也会更多地选择夜店等娱乐方式。


3. 经济资本低、文化资本高:代表是关关、赵医生,他们家境普通,但父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人尊敬,自己受教育的程度也很高。他们会更多的消费会倾向于较为低价的文化资本,比如购买经典书籍和古典乐唱片、听音乐会、看展览、看话剧等等。


4. 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都低:代表是樊胜美、邱莹莹,她们不仅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因此视野局限。他们也是最不容易摆脱命运、实现阶级跃升的。

 

我们常常说的“鄙视链”,往往就发生在这4种人之间。第一种人处于鄙视链的顶端,第四种人处于鄙视链末端,而第二种人则不仅仅要被第一种人看不起,也会被第三种人(比如赵医生一家)所鄙视,因为从古至今,拥有文化资本的人似乎天然就具有某种优越感。也因此,第二种人往往会渴望增加文化资本,因为当财富的积累已经完成,文化资本的消费升级是他们进一步提升阶级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曲筱绡的父母尽管比赵医生有钱得多,却始终带着“高攀”的心态,非常希望女儿能和赵医生在一起,原因就是对方“是博士,家里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如果两人结婚,仿佛就能给自己的家庭镀金。




炫耀性消费

维护和改变着阶层

 

杭州商务礼品古代的社会阶层是固化的,是与权力而不是物质对应的,你的出生就决定了所在的阶级,并不能通过拥有财富而改变社会地位;而如今,物质就是阶层本身。在现代社会,消费是具有魔力的,它与阶级的关系正前所未有地紧密,因为它不仅能标识阶级,更能维护和改变阶级。

 

1. 彰显阶级的方式:炫耀

 

那么,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消费力,并渴望提高社会地位时,Ta会怎么做改变阶级呢?

 

答案是“炫耀”:炫耀型消费完全脱离了实用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看到我们所拥有的资本,从而获得他人的尊敬,完成阶层变迁(凡勃伦, 1964):

 

· 对物品的非生产性消费:


也就是狭义的“炫耀型消费”,即用奢华的饮食、穿戴、收藏品、宴会、仪式,或者高贵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来标榜自身的财富和阶级。当人们出于炫耀的目的来消费这些物品时,已经不再考虑物品的使用功能,而是使用这些物品给自己“贴金”。

 

· 对时间的非生产性消费:


也被称为“炫耀性休闲”。劳动是和阶级挂钩的,更底层的人往往需要更辛苦的劳动,而拥有资本的表现之一则是有闲暇时间可供消耗,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在文化资本的消费上也能体现出这一点:成为上层人士的标志之一,是允许自己或者后代学习“无用”的知识,比如文史哲,或者古希腊语、古拉丁语这样已经“死掉”的语言,而不用想着学哪个专业可以找到好工作。他们有能力自由地接受教育,而不是使教育为生存服务。




2. 时尚是体现阶层之间张力的游戏

 

无论上层还是下层人士,对消费的追求都包含着“求同”与“存异”的需求,人们希望通过消费来让自己归属于较高的阶级,同时也与更低的阶级拉开差距。当消费的炫耀属性越来越强时,便推动了阶级之间的模仿与反模仿、区分与反区分,从而造成了“时尚”的繁荣与快速更迭(齐美尔, & 费. , 2001)。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发生的:

 

首先,上层出于与下层区分的动机,要不断去消费新的经济/文化符号,因此,那些最上层的人,首先要发明出一些有辨识性的生活方式;


同时,下层出于对上层模仿的动机,会很快开始反区分的行为,去仿效上层消费的符号(流行趋势),使得上层所制造的流行不再具有特异性,比如模仿大牌的便宜品牌款式。

 

而这就使得上层必须反模仿,去消费更新的符号,制造出更新的流行。如此,模仿和反模仿、区分和反区分不断循环发生,使得时尚的流行趋势快速变迁,符号不断变化。

 

无论是在物品、行为或是思想上的时尚,它们都在制造一些全球通用的消费符号,建立出一套普适的价值体系。当一个人想要达到进入更上层阶级的目的时,Ta就要被迫接受这套体系、消费这些符号,供人们用来维护和改变阶级地位。




年轻一代:

消费令我们更不自由?

 

对于以90后为代表的当代年轻人来说,消费主义的这套符号体系的浸淫似乎更加深入而彻底。

 

1. 我们不得不进入消费符号的体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越来越完整的时代,维护和改变阶级所需的符号在不断地丰富和细化;消费对于我们来说,既不是为了生存,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彰显地位的必备手段。

 

所以,老一辈的人总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明明丰衣足食,却依旧觉得自己贫穷、匮乏,拥有巨大的生存压力。但这种匮乏感和生存压力又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这套消费符号的体系已经过于完整,我们很难安之若素地活在自己的世界。


如果想要维护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我们实际上别无选择,只能学习和进入这套体系,去获得这些消费符号,并跟上符号更新的速度,否则就可能会被社会群体抛弃。


今天,如果一个人不按照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生活,就很难被一个阶层接纳。在现代社会,被用来用做阶级评判标准的符号变得单一了。消费是我们唯一能够展现自我的方式,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打开手机或电脑,在电梯间里抬头的时候,属于现代社会的广告、传媒、信息流都在无孔不入地提醒和诱导着我们。

 

2. 你没有变成真正想成为的人,是消费令你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人。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做出了这样的反思:消费符号的单一化,实际上深化了个体的被剥夺。当我们在为了生存而消费,或者为了单纯的享受而消费时,我们都还没有成为消费的奴隶,不会被消费主义所剥削;但如今,当我们越来越掌握了消费的符号和语言,进入到这个体系中,利用这些符号来实现社会地位时,我们就越来越被制度控制、异化和奴役,为了能够有与自己地位相匹配的消费,我们不得不去努力获得更多的资本,尽管这些消费可能实际上对我们毫无用处。在符号崇拜的最后,“我们自己也变成了符号,变成我们购买的商品把我们塑造的那种东西。”

 

3. 那么,我们可以生活得更自由吗?

 

那么,如果从这套消费符号的体系中跳出来,我们有可能拥有更理性的消费观吗?我们可以自主选择不去做消费的奴隶吗?

 

记得在很久以前,我们写过一篇介绍“胡子主义”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选择了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在30岁之前就攒够一辈子需要的钱(60万美元和一套房子),然后放弃工作、提前退休,通过存款理财和有计划地开支来过完一生。

 

当然,这种新奇的生活方式注定属于少数人,也并非我们所倡导的对象,但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其实你仍然拥有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和异化。事实上,生活中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反对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而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主张购买真正适合自己、从独立的思考出发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不是追随潮流、迫于压力、或者被广告裹挟而购买。

 

其实,消费的本质就是考量成本与收益。这些新的名词后面的内核,是重新回到消费的本源,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不是符号价值去消费;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去消费,而不是追求炫耀的资本;为了获得身体和内心的享受去消费,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被裹挟的欲望。


合肥促销礼品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在每一笔消费时都学会考量你付出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需要,那么你才能真正地做物质的主人。

南京市秦淮区缘来有礼广告设计制作事务所 地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13号金陵风栖园1305室(达美广场南京银行旁)
24小时服务热线:400-071-7077 手机:18061462647座机:025-84591597传真:025-84494627
Copyright 2015 缘来有礼版权所有苏ICP备19049625号 

网站二维码